返回首页 > 您现在的位置: 我爱邯郸 > 百姓生活 > 正文

隐藏在邯郸的十五处古建筑,你了解吗?

发布日期:2018/6/4 11:49:44 浏览:159

来源时间为:2018-03-21

隐藏在邯郸的十五处古建筑,你了解吗?

全身正能量2018-03-21

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,女孩帮醉驾男朋友换血图集

邯郸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城,其历史建筑必不可少,然而大家对自己的家乡其实了解甚少,其实邯郸很多的建筑都是很有来头的,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!!!

在那些古建筑中蕴含着祖辈的感情,文化与智慧。它们在记忆中徜徉也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被人遗忘。我们应该铭记与保护的不仅是冰冷的建筑,而是那一砖一瓦下时间的心跳。

邯山书院

邯山书院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串城街,始建于乾隆十年,为冀南一带最高学府。清光绪二十八年,知县龚彦师呈请将邯山书院改为邯郸县立高等小学堂,招生297人,这是邯郸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。

清光绪二十八年,知县龚彦师呈请将邯山书院改为邯郸县立高等小学堂,招生297人,这是河北邯郸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。该校由王羹梅、葛昌庆主持创办,李蕴青任校长。王羹梅和王琴堂等人一起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,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,留学期间不仅接受了新式教育,而且还受到了西方文化观念和开拓实业思想的影响。回国后,他们在邯郸积极介导“新学”,反对“旧学”,宣扬民主思想,在学校中推广新的文化知识和新的教学方法,为邯郸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大名府古城遗迹

大名府古城遗迹位于现城东北5-12华里一带,以大街、双台村为中心,现在的东门口、南门口、铁窗口、北门口四村是故城的东、南、西、北四大城门旧址,分外城和内皇城(也称宫城),外城周长48里,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,内城周长三里一百九十八步。大名府帮城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(公元360年),明洪武三十四年(公元1401)年,毁于漳卫洪泛。一九九二年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二00六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大名天主教堂

大名天主教堂位于大名县城内东街,始建于1918年,1921年12月竣工,是河北省现存最雄伟壮丽的圣堂之一。建筑面积约1440平方米,为钟楼和礼拜堂一体的哥特式建筑,平面呈十字形,建筑材料为砖、石、木。钟楼位于整个建筑的北端,楼高46米,楼上三面各嵌有一直径1.42米大钟,正门上方3米处的供龛内雕刻有圣母抱耶稣玉石像,像两侧刻有对联:“欲识其宠请看怀中所抱,要知厥能试观掌上所持”,横批“宠爱之母保障大名”。

月爱寺

月爱寺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寺院遗址之一,始建于北周大定辛丑年间。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。它位于邯郸东北九公里处的邯郸县尚壁镇西尚村,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,另外在村北有耕地七十余亩。据传说建寺之初,该寺住持法名“月爱”故此而得名。

圣井岗龙神庙

圣井岗位于邯郸市西效5公里处,紧邻309国道,交通便利,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。河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其庙宇布局严谨,是比较完整的道教庙院之一。庙宇始建于元代仁宗延佑二年(1315年)盛建于清距今陆百余年,占地1.5万平方米,有殿房百余间,塑像二百余尊,是一组罕见的泥塑群体。

铜雀台

铜雀台位于河北临漳县境内,距县城18公里。这里古称邺,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,在三国时期,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,修建了铜雀、金虎、冰井三台。

响堂寺

位于邯郸城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响堂山(鼓山)上,有南北两处。南石窟在鼓山南麓,北石窟在鼓山西腰,两窟南北相距15公里。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,隋、唐、宋、明各代均有续凿。现有16窟,大小佛像4300余尊,并有大量经文、雕刻。它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演变中,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。是研究佛教、建筑、雕刻、美术、书法的艺术宝库。石窟附近有古塔、靠山阁楼、寺院殿宇等建筑群。石窟幽深,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,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,故名“响堂”。

玉皇阁

玉皇阁原称“玉帝四明无梁阁”。位于南响堂寺东南一华里,为砖瓦结构的无梁建筑。始建于明隆庆万历年间(公元1567—1573年),清光绪二十二年重建(公元1896年),占地面积300平方米。阁建于石供券平台上,券沿雕四龙、二凤和花卉,阁内无一梁柱。阁顶支承,在层层出跳的砖制华拱之上,共计24层。

定晋岩禅果寺

定晋岩禅果寺位于武安市西北35公里处,战国时期晋赵两国分界线定晋岩,岩势险峻,磅礴壮大,岩高100多米,长300米,主岩进深30多米,在岩下的半山腰上,有一古寺,名禅果寺,初建于南北朝黄初三年,已有1400多年历史,原建有大佛殿、地藏殿、菩萨殿,禅棚等64楹。现存三佛殿、三头六臂佛、龙池佛、明代乌龙桥、塔林等建筑,属省级文保单位。

红山寺

红山寺位于武安市东北25公里紫金山麓,是华北慕名的佛教圣地,始建于唐朝中宗年间(公元707年)。主要建筑有万佛殿、大雄宝殿、红山圣母殿、黑龙殿、九龙圣母殿等大小72座殿宇,蜡烛山、红山湖、青山绿水、川深谷幽真乃“世外桃源”也。

武安城隍庙

位于城区庙路街西端,现为城区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体。该庙坐北面南,为南北中轴线建筑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(1369年),明、清和民国均有重修。城隍庙原规模较大,有戏楼、大门、二门、拜殿、中殿、后殿,均建于中轴线上。大门外东侧有木牌楼,二门内中轴线两侧有对称的皂隶亭、东西厢房、钟鼓楼等,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。现仅存拜殿、中殿、后殿三座建筑,占地面积1100余平方米。仅存的拜殿、中殿、后殿,虽经历代多次重修,仍保持了原来的建筑布局、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式,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。尤其是中殿保存下来的清代早期“城隍出巡”和“山精水怪”水墨淡彩壁画,价值颇高。现为河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武安舍利塔

武安舍利塔位于城区塔西路与迎宾路交叉处东北角,现武安宾馆前,原妙觉寺之南,建于宋元祐六年(1091年),为妙觉寺附属建筑。明万历三十八年(1464年)、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7年)塔曾大修及修补。

武安舍利塔是冀南地区现存年代最早、保存最好、塔身最高的宋代古塔,其建造手法及整体造型简朴无华,比例匀称,挺拔秀丽,近千年来结构形制无大改变,表明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之高超,表明了武安文化底蕴之深厚,表明了武安人民对文物之重视。武安舍利塔己成为武安的标志性建筑。

武安阁

武安俗言“无阁不成村”。阁是村的代表与象征。据普查,武安有阁楼1000多外。武安的阁,年代久远,因建筑年代、环境、建筑目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风格。总体说,建筑样式大都为对称飞檐式。主要有一字阁、十字阁、丁字阁等。武安的阁既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堡垒,又是村庄的标志,同时也是旌表纪念,祈求神佑的庙宇,遍布在武安大地上的1000多座武安阁凝固了武安的历史文化。

弘济桥

位于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东2.5公里处的东桥村,东西横跨滏阳河上。明万历年间重修,俗称东桥。该桥结构于赵州桥相似,为单孔双敝肩石拱桥,全部用石块砌成,坚固结实又美观大方。主拱券似长虹飞架,其两端各肩负两个小券,造型宏伟壮观。桥长48.9米,宽6.82米,主券跨度为31.88米,矢高6.02米。弘济桥和赵州桥都属于单孔敞肩石拱桥,结构形制基本相同。桥面两边各有18根方形望柱,17块栏板,上刻狮子、猴、鹿、麒麟、石榴、桃和武松打虎等图案,精工细雕,形象逼真,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栏板中部刻有“弘济桥”三个大字。

弘济桥在建筑规模上略小于赵州大石桥,在河北省及至全国现存的古代石拱桥中当数第二位。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王占元宗祠

王占元(1861—1934),字子春,馆陶镇陶西村人,1920年任两湖巡阅使、湖北督军兼省长,1934年病死在天津寓所,后归葬南馆陶镇西。王占元宗祠始建于1915年民国时期,原建筑群为南北中轴线布局,左、右对称。主体建筑均建于南北中轴线上,自南而北依次为牌坊、大宫门、过厅、园门、大殿、后殿等建筑。在中轴线两侧为耳房、东西厢房、西小门、西大门、东大门、东小门等建筑。建筑结构严紧,规模宏大,是一座典型的中轴线建筑布局。可惜的是,这些古建筑和牌坊在上世纪,多被拆除,1996年夏,因修永济路从院的中央分开王占元宗祠现存宗祠西厢房两座6间,耳房两座2间,现存建筑共8间,南北长29.2米,东西宽8.16米,占地面积约252平方米,因年久失修,部分建筑瓦顶脱落,门窗出现裂纹。该宗祠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“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
《隐藏在邯郸的十五处古建筑,你了解吗?》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:
邯郸古建筑、 古建筑空调隐藏安装、 古建筑天沟处理、 邯郸学院教务处、 邯郸学院教务处官网、 邯郸公证处、 邯郸三堤水厂处理工序、 邯郸市公证处、 邯郸学院科研处、

最新百姓生活

欢迎咨询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