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 > 您现在的位置: 我爱邯郸 > 下设单位 > 正文

邯郸市政府工作报告(2019年1月23日王立彤)

发布日期:2020/3/15 20:57:45 浏览:108

来源时间为:2019-1-23

——2019年1月23日在邯郸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

邯郸市人民政府市长王立彤

各位代表:

现在,我代表邯郸市人民政府,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一、2018年工作回顾

刚刚过去的2018年,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重大决策,全面落实省委、省政府部署要求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市人大、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,围绕新时代全面建设富强邯郸、美丽邯郸的战略目标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按照“三个三”总体思路,攻坚克难,实干实政,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。

(一)全力以赴抓项目、稳增长,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。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“生命线”,坚持“三集中”机制不动摇,用好“四色”管理法,争列省重点项目48个,数量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,实施市重点项目310个,完成投资1140亿元,占年计划的142,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。着力稳就业、稳金融、稳外贸、稳外资、稳投资、稳预期,经济运行在下行压力加大中实现稳中有进。全市生产总值、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6.6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.5;全部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大关,达到438.1亿元,增长19.1,税收占比提高2.8个百分点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.4亿元,增长10.6,税收占比提高2.5个百分点;新增贷款274.6亿元,增长7.3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86.8亿元,增长9.3;出口总值完成99亿元,增长8.2。预计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8.4亿元,增长33.7;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075元、14268元,分别增长8和8.5。

(二)坚定不移调结构、转方式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。坚持破立结合、消长并举,制定实施去产能、工业转型升级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、质量强市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,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产业升级路径研究,进一步强化了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。压减退出炼铁产能151万吨、炼钢产能34.6万吨、煤炭产能115万吨、焦炭产能180万吨、火电装机规模26.8万千瓦,提前超额完成省定任务。技改投资增长15.1,列入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个,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下降1.6个百分点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.5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1.5。华耀城、美乐城、浙江商贸城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投入运营,邯郸人力资源市场·产业园开园。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暨第三届市旅发大会、首届绿色发展论坛,全省全域旅游现场会在涉县召开,馆陶粮画小镇通过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,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994.1万人次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99.2亿元,分别增长19.4和25.2。三次产业比重由2017年的9.1:47.9:43,调整为9.1:45.1:45.8,产业结构由“二三一”转变为“三二一”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,荣获中国驰名商标4件、地理标志商标4件、河北知名品牌55项,峰峰矿区国家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认定。

(三)坚持不懈治污染、减排放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全面打响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,制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“1 29”方案、水污染防治“1 12”方案,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、生态环境部强化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,环境治理取得积极成效。突出抓好燃煤污染治理,完成清洁取暖工程29.36万户。累计关停整治“散乱污”企业30229家。在全国率先开展钢铁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,全面推进无组织排放治理,开展企业“绿色评估”,统筹实施重点行业二三季度差别化管控和秋冬季错峰生产。预计全社会煤炭消费量比上年削减600万吨左右,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左右。开展柴油车辆尾气治理,严格油品质量管控,对1240台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车和1224台未达到国三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加装DPF颗粒物捕集系统,有铁路专用线的11家重点企业铁路运输平均占比达73。强力推进“六个三”扬尘综合治理、“一区三边”集中整治,拆违755万平方米,在入市口建设6个综合服务区,在国省干线实施“三机一体”作业,露天焚烧红外视频监控系统、热点网格监管平台、乡镇环保所实现全覆盖。PM2.5平均浓度为69微克/立方米,下降19.8,改善率居全省第二,超额完成省定目标,打赢了大气污染防治翻身仗,空气质量为6年来最好。全面落实河(湖)长制,国省考核断面总体达标率100,县级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达标率稳定在100,全面完成集中式水源地违规项目治理。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,新增地下水压采能力1.34亿立方米。我市列入省江水利用改革试点市,全年利用江水3.29亿立方米。严守耕地红线,高压整治违法占地,清理整治违规“大棚房”12个、323座棚室,28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修复绿化、中央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涉及17处矿山整改提升任务全部完成。持续推进“绿美邯郸”攻坚,高标准规划建设170平方公里的西部生态屏障,全市完成营造林82.5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32.2。我市成功争列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、全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、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、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、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单位,荣获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称号。

(四)毫不动摇促改革、扩开放,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。市级机构改革顺利完成,县级机构改革有序推进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面推行“一趟清”“不见面”改革,实现“55证合一”,新设市场主体15.5万户,总量达72.7万户、增长14.5,全国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调研座谈会在我市召开,被确定为全国跨部门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联合监管试点市。我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,馆陶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,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。国企、金融、财税、投融资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,全市国企“三供一业”分离移交和12家国企破产改制全部完成,成功争列石交所可转债试点,鸡泽农商行和3家村镇银行开业,引进金融机构5家,邯郸银行在邢台、秦皇岛设立分行。先后举办邯郸苏州招商引智恳谈会、中韩经济合作交流会、京津冀协同发展邯郸专场推介会、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“会长会”走进邯郸、浙商走进河北(邯郸)合作交流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,共签约项目504个,其中总投资超100亿元项目9个、超50亿元项目31个。积极推动争计划、争项目、争资金和对接央企活动,签约央企合作项目16个,与河北港口、新兴际华等省部属企业合作进一步深化。在韩国、美国、加拿大设立3家境外招商代理,市对外贸易综合服务园区成立,邯郸中欧班列成功开行,搭建了对外开放新桥梁。预计省级以上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、税收分别增长30和38,马头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,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设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、新能源材料与技术中心、人文社科发展研究中心、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及产业基地,我市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、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、吉林大学、省科技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。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,打造综合创新生态体系,预计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.15,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6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1489家,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、工程研究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28个,邯郸学院、市第一医院、汉光重工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1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,院士工作站达30家,成安、肥乡等5个县(区)列入省创新型试点县,省第一届产学研大会在我市召开。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139亿元,增长5倍,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一。创新创业日趋活跃,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、众创空间8家。研究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2条政策措施,帮助企业解决1172个实际问题,提供103.1亿元“过桥”资金,降低融资成本13亿元。10家企业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,数量占全省的42,11家企业荣获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。预计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2266亿元,增长6.6。

(五)持之以恒强基础、补短板,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。建立东区建设封闭运行机制,配套基础设施及中央商务区建设全面提速,市客运中心、市科技中心、邯山区一中新校区等竣工投用,市体育中心、市职工活动中心等开工建设,毛遂大街、荀子大街等道路建成通车。完善提升老城区,打通13条“断头路”,33个城中村改造启动实施,424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,378个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项目全部出列。邯郸植物园、紫山公园、新动物园开园,邯郸火车站新站房投用,太行山高速公路通车。我市荣获“2018中欧绿色智慧城市”先行奖,连续六届荣列“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”。电力、邮政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。深化城乡观摩拉练机制,深入推进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,县城新区框架全面拉开,实施城建重点项目323个,完成投资342.1亿元,县城面貌日新月异。预计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.7左右。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,粮食总产105.6亿斤,省、市现代农业园区数量分别达21个、42个,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22家,预计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9、同比提高0.7个百分点,争列省级特色小镇7个,中国农大在曲周县设立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,鸡泽县、邱县、魏县列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,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现场观摩推进会在我市召开。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,集体产权资产清查核实实现全覆盖,土地流转率达33.53,比上年提高4.53个百分点,发展规模经营主体9317家、股份合作组织3034家、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30家、农村电商服务站2770家,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。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成效显著,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268.5公里,涉县荣获全国示范县,省级示范县达10个,全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,解决了17.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,实现农村垃圾环卫保洁公司化服务全覆盖,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覆盖75以上的乡镇,改造农村厕所15万座,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。推进“强乡富村”工程,全市集体收入空白村占比由2014年的70下降到18.1。

最新下设单位

欢迎咨询
返回顶部